建成项目

重磅官宣!小河公园跨运河人行桥今日正式向市民朋友开放!
发布人: 浏览次数:14次 2025-08-298月28日,小河公园跨运河人行桥已完成竣工验收,于今日正式向市民开放。
人行桥位于西塘河与京杭大运河交叉口北侧,桥梁主桥总长154.2米,主桥平面呈“Y”形。
三河交汇处,南北通津点
该桥梁坐落于昔日“国之三通、运之三水”交汇处,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所谓“国之三通”,即指明清时期的税关北新关、中国近代首条省际国道京杭国道的始发站,以及浙江首条铁路江墅铁路;“运之三水”则是京杭运河、西塘河与余杭塘河三水汇流的独特地理位置。
作为连接运河两岸的关键纽带,该桥梁建成后将东西向连通小河公园、青莎公园及紫荆公园,紧密串联小河历史文化街区、大兜路历史街区与桥西直街三大历史街区,将助推形成新型文商旅交融点。在空间维度上,打通了三大历史街区的物理阻隔;在文化维度上,实现了三大历史街区的文化血脉交融,串联起运河沿岸的文化记忆;在经济维度上,有利于带动周边商圈活力,推动区域文旅产业的发展。这种多维度的价值叠加,还将促进运河文化带的整体发展。
一座人行桥传递的城市温度
这座人行桥的设计,以细致入微的考量诠释了城市的温情。其双层扶手设计兼顾了轮椅使用者、儿童及老人的不同需求,而盲道体系则为视障群体提供了安全、便捷的通行条件。
在梯道设计上,团队针对踏步高度与宽度展开多方案比选,最终采用坡度1:3、踏面宽40厘米的优化尺寸。这一举措有效避免了宽踏步导致的同侧脚连续升降不适,充分体现了“以人为本”的设计理念。
对两岸的居民来说,这座桥不仅优化了出行方式,更提升了生活品质。过去,青莎公园或小河公园附近居民需绕行大关桥或登云桥,耗时需近半小时才能到达运河对岸;如今,人行桥将通行时间缩短至5分钟左右,实现了高效直达。
这座桥就像一位温暖的邻里伙伴,以人性化的细节让市民平等享受城市的美好。
“Y”形设计,颜值与实用兼具
从空中俯瞰,人行桥以流畅的曲线宛如一条飘舞的丝带,轻盈地横跨在京杭运河之上。桥梁采用创新的平面拱形两端固结体系,主跨97.4米、边跨56.8米的跨度设计,配合平均仅2.5米的梁高,显著提升了桥梁与运河景观的协调性,并充分考虑了市民的使用舒适度,使桥梁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,与周边小河公园的自然环境实现和谐相融。同时桥梁设置了2个梯道和2个无障碍坡道共4个上桥点,实现全龄友好通行。
这座桥更是融入了运河文脉,以桥为载体,强化了桥梁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,推动文化传承。通过提取邻近北新关遗址及《北新关志》的文化元素,在栏杆扶手上精心装饰50幅诗船饰纹,实现了油罐工业遗存与北新关历史遗存的有机融合。其中约25幅选取《北新关志》中歌咏北新关景观的诗句,以传统水墨小品呈现;另约25幅则从文献记载的70余种漕运船式中精选典型船型,经专业考据后重新绘制而成。
李忠/摄
这座横跨千年运河的人行桥,以其优雅的身姿绘就城市新画卷,更以匠心独运的设计温暖整座城市。它是历史与现代的对话,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,更是城市对市民的深情告白。让我们相约桥头,共同见证这份承载着历史厚度与民生温度的城市礼物!
返回列表